常识学会的巅峰,应该在一轮复习之后,也就是在你把所有常识重新捡起来之后。如此看来,应付高中二年级这一变化的较优选择,是在高中二年级还在学习新常识时,有意识地把高中一年级内容从头捡起,自己规划进度,提前复习。下面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高二模拟试题历史试题》,期望对你有所帮助!
1.“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规范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把念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有利打破特权垄断、加大中央集权的古时候选官规范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3.下图为《元朝疆域图》,其中宣政院管辖的区域是
A.①B.②C.③D.④?
4.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具备十分要紧的地位,主如果由于它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是近现代西办法律的源头
5.某条款规定:“清朝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个条款应该是
A.《天津条款》B.《北京条款》
C.《马关条款》D.《辛丑条款》
6.右图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照。剧中有如此一个场景:为激励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拯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
B.英军在缅甸都依赖中国远征军救助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D.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7.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C.是第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D.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不结盟运动组织不断壮大。”材料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多极化趋势加大B.群雄并起
C.大国力量维持均衡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长期以来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它的初次提出是在
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款》中B.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C.1955年万隆会议上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10.国内自古以来时尚着“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说法。它所体现的是
A.重农抑商B.重男轻女C.小农经济D.产品经济
11.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在世界上一直维持地位的行业主要有
①冶金②制瓷③丝织④造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下列关于北宋的变迁和城市的进步表述,正确的是
A.市、坊界限严格分开B.市、坊的界限被打破
C.在特定的地方设市D.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13.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国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第二次工业革命推进下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手工工场B.垄断组织
C.工厂D.手工作坊
15.下列近代企业创办于天津的是
A.贻来牟机器磨坊B.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D.轮船招商局
16.下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项目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92.9%7.1%
工业总产值100%——
产品零售额95.8%4.2%
A.土地改革的完成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D.改革开放的决策
17.“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类宣传反映了大跃进时期
A.农业生产的真实状况B.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收获
C.农业科技的进步D.不切实质的浮夸行为
1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C.达成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D.可以继续保留人民公社体制
19.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创了国家干涉经济进步的新模式
B.从根本上消除去经济危机
C.一定量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D.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让人欣慰的景象却被忽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进步方面的独特实验”。苏联的“独特实验”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D.戈尔巴乔夫改革
21.2024年是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70周年。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打造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基础
B.有益于保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C.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进步创造了条件
D.削弱了美国在国际金融范围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2.2024年11月十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
召开,世界的目光第三聚焦亚太,聚焦中国,聚焦北京。中国加入APEC的时间是
A.1989年B.1991年C.1992年D.1995年
23.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在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达成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5%。突破了此前20多年美国经济增长2.2%~2.5%的极限。美国的《商业周刊》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下面对“新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以常识经济为基础
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④经济的进步不再遭到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这一看法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25.董仲舒对儒学思想加以改造形成了具备年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年代特点”是指
A.新儒学的内容愈加丰富B.新儒学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C.新儒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的陈旧观念D.新儒学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
26.下列有关文静复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本主义是文静复兴的核心思想
B.文静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
C.文静复兴的实质是复兴古时候文化
D.文静复兴的收获体目前文学、艺术等方面
27.围绕“中国古时候四大创造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初中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适合的是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D.印刷术——文静复兴的根本动力
28.国内现存早、完整、系统的古时候农业科学著作是
A.《汜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农书》
29.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大闪光点,代表作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
A.《游春图》B.《清明上河图》C.《牡丹蕉石图》D.《墨兰图》
30.19世纪中期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愈加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B.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论
31.罗素说:“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时候世界之间有什么区别,都得归功于在十七世纪获得辉煌收获的科学。”“十七世纪获得辉煌收获的科学”指的是
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C.量子理论D.相对论
32.右图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获得的重大突破是
A.开始进入航天年代
B.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
C.学会了载人航天技术
D.成功登月
1、选择题
1.察看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进步的特点是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察看、实验的研究办法
D.看重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
[分析]左图体现科学实验办法,右图体现科学察看办法,选C。
[答案]C
2.如图是苹果公司初的LOGO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可能的原因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A.初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获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办法精准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分析]本题考查经典力学理论的特征。牛顿力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方法的近代科学,D项正确。A项是人文主义的贡献,B项是指量子论,C项指相对论。
[答案]D
3.布罗代尔觉得,科学的历史若从一段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常见的理性讲解向另一种常见讲解的缓慢过渡。每一种讲解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忽然被*,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进步的出发点。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
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分析]亚里士多德力学觉得各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用途着的推进者直接接触下,才可以维持运动,牛顿经典力学包含三大定律,其中第肯定律是假如物体处于静止状况,或呈等速直线运动,只须没外力用途,物体将维持静止状况,或呈等速直线运动之状况,这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了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经典力学虽然*了绝对空间的定义:即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事件是绝然不一样的,但,经典力学仍然确认时间是绝对不变的,后来这一理论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由于相对论觉得时间空间在肯定条件下可以逆转,故B项正确。
[答案]B
4.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释说明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主张者
B.科技为生产进步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进生产力进步
[分析]伴随自然科学的进步,尤其是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诞生,为第工业革命的拓展提供了条件,很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本题易错选D,错误是什么原因在于不理解第工业革命的特征。在第工业革命时期,很多技术创造都源自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的结合,故答案为B。
[答案]B
5.有人说:“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第一章,也是基本的一章。”普朗克的量子论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不包含
A.证明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B.揭示了宏观世界的物体低速运动规律
C.为现代科技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
D.与相对论一块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分析]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获得革命性进步,与相对论一块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促进了当代科技的进步。揭示宏观世界物体低速运动规律的是经典力学,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6.一位学者曾对某种理论感叹:“哪个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它岂不仅仅是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在这战场上,所有都在不断运动,善和恶的范畴已经没意义,的规范只不过存活和前进。”这种理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进化论
C.相对论D.量子理论
[分析]从“物种不断斗争”“的规范只不过存活和前进”,可知是进化论的特征,故选择B项。
[答案]B
7.1882年4月19日,如图中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去世,大家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他与牛顿的一同点不包含
A.继承前人成就,达成学科突破
B.冲击封建神学,促进思想解放
C.增强人类自信,为启蒙运动奠基
D.达成人类价值,推进科学进步
[分析]由题干和图中信息可知这位科学家是达尔文,他在继承拉马克生物进化看法的基础上,创立生物进化论,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已经漏洞百出的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打击,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在同各种反对建议的论战中,进化论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知道,并被愈加多的人所同意,推进科学进步,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8.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范围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范围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伟大综合
C.牛顿和达尔文的收获分别在不同范围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D.科学以其威力飞速战胜神学是势必的
[分析]由材料可知,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范围、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范围驱逐出去,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9.19世纪初,拉马克提出进化论动因两个法则是
①用进废退②自然选择说③获得性遗传④一同祖先学说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分析]拉马克提出了两个的原则“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答案]C
10.下图是某位科学家发现并验证有关定律的实验装置,这一发现为推进人类进步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这位科学家来自
A.德国B.法国
C.美国D.英国
[分析]由图可知,这是验证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电磁感应现象是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故答案选择D项。
[答案]D
11.察看下图,致使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石油消费在世界能源中的比重不断加强的重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新交通工具的创造
C.石油成为推进经济进步的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借助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和飞机都是以石油为燃料,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将来,石油消费在世界能源中的比重不断加强。
[答案]B
12.以下内容是粗心的小明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剖析判断能力。第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并且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故④错误。
[答案]D
13.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致使了书写水平的降低
B.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紧急冲击
C.传播方法的进步致使了传统媒体的衰退
D.计算机的用法减弱了文字有哪些用途
[分析]A项反映的是漫画的表面信息;C项的表述不符合题意;计算机的用法只不过改变了书写方法,并没减弱文字有哪些用途,D项表述错误。
[答案]B
2、非选择题
14.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很大地加快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进步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因为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大家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风靡。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常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状况在法国特别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样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去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的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含数百种染料和很多的其他副商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据材料一,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自然科学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有人指出,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靠、相互用途的,从而使西方可以于世界其他区域。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分析]第题结合所学常识,可从天文学、力学和生物学等范围进行举例说明,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第题结合所给材料总结,材料二体现出为冲破封建神学体系提供了思想武器,推进了启蒙运动的进步;材料三体现出促进了工业的进步,使大家的生活方法发生改变。第题对看法进行判断,说明其正确;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工业、政治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科学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持;政治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社会环境;工业革命的进步反过来又促进科技的进步和政治革命的进步。
[答案]说明: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影响:为欧洲思想范围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武器,促进了启蒙思想的萌发;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这一看法是正确的。科技的突破性成就和革新,直接推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拓展提供了社会环境;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政治革命的扩展。因此,正是因为这三*的相互用途,从而使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于世界其他区域。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常识经济年代,科技在创造新的物质价值的同时,因为科技还可以开发新的能源,提升资源的用法效益,治理环境,保护生态,为保障人类的健康提供常识和技术支撑,提升国家和社会的安全防护能力,使科技价值的内涵不断扩大。科技除去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办法论的基础以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革新的基础和源泉,是社会和谐、可持续进步的常识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国家安全能力的保障,是先进文化的要紧组成部分,也是重大决策和立法的要紧依据,是创造就业和解决贫困的方法,是科学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人类存活与进步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进步的动力。
——路甬祥《全方位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年代特点》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自信。过去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见地查看世界。”请论证该看法。
概述图二与图一历史人物的物理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据材料二,指出怎么样正确评价科学革新的价值?
[分析]第问回答牛顿力学有哪些用途即可。第问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进步。第问,从科学推进人类进步的角度回答。
[答案]牛顿创立的力学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为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进步奠定基础。牛顿力学体系对讲解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大家发现了海王星。
是继承与进步的关系。理由:爱因斯坦相对论进步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评价科学革新的价值,不可以仅仅看其科学的理论意义及其在科学的地位,而更应该看其对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影响和推进用途。